什么行业更适合做O2O平台?平台利润点在哪里?

有人会问,很多依靠网上营销,但核心是特别重线下,例如自己开实体店的企业算不算O2O呢?我觉得这类只能说是具有互联网意识的传统行业,而不能定义为O2O,它改变的只能是自身,而O2O改变是一个行业;它是一个服务提供者,而O2O是一个连接服务的平台,所以不能算是O2O。

如之前所述,服务业千差万别,因此不会有一个像淘宝样的平台能覆盖所有,以美团为代表的团购也只不能是一个过渡产品,O2O毫无疑问地将会走垂直的发展路线。每个行业都会有自己的O2O,甚至同一个行业因为涉及面较广,也会细分出更多的市场来,例如像结婚这个行业一定会出现婚纱摄影的O2O、婚庆O2O、婚宴O2O等等。

但也不是什么行业都适合做O2O

最适合O2O的行业应该满足以下4个条件:用户比较成熟、服务者较成熟、行业规模够大、行业最好暴利。

1. 用户比较成熟

一个行业的用户是否成熟,这是一切的基础。这里的成熟是指用户在消费前会不会上网查询信息,这些信息又会多大程度影响他们的决策。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你去做老年人相关的服务,比如棋友会、遛鸟会、太极会,那就像前几年有人做的老人电商网站一样,结果可想而知。

2. 服务者较成熟

一个行业的服务者是否成熟,直接决定了线下推广的难度。做过O2O的人都知道,相比于获取用户,更难地是争取服务者。用户通过流量导入就可以引进,而服务者也许需要一家一家去谈,这也是BAT做不好O2O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擅长于流量,而干不了脏活累活。

3. 行业规模够大

只有规模够大的行业才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计算一个行业的规模:目标受众人数x消费频次x消费价格。

4. 行业最好暴利

只有暴利的行业,需求才最旺盛,也有更多的盈利空间。暴利无非两个大的原因,一是垄断,二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于第一个,除了政府,谁都无能为力;对于第二个,O2O正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平台,它可以削弱以百度、58、大众为代表的信息中介,也几乎革了线下中介的命,因此可以让价格回归正常,自然也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O2O平台的盈利点来源于哪里?

在一切O2O经营中,所赚的钱基本来自这两个方面:(一)对接闲置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带来价值增值。O2O这种模式,实质上对接了实体商业中未被充分利用的那部分“闲置”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方,从整体上提升了实体商业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创造了增量价值,大众点评、嘀嘀打车等都是这样的例子。(二)提升消费体验感,增加客户支付意愿,带来价值增值。O2O模式利用技术优势带来了更优质的服务体验,使得消费者效用提升进而愿意支付更高价格,从而创造了增量价值。

第一个盈利来源:对接“闲置”资源

O2O模式第一个本质盈利的基础,在于这种模式对接了实体商业中未被充分利用的那部分“闲置”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方,从整体上提升了实体商业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创造了增量价值。

如果一种所谓“O2O”经营模式,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很可能会失败,因为其丧失了O2O模式的一个本质的盈利基础。

需要提示的一点是,这种“对接闲置资源”的盈利模式,更多将体现在“O2O平台”类型创业,而不是单个传统商户自身的“互联网化”类型创业。逻辑很好理解,你所创造的价值来自于在你的企业为社会资源提高效率所节约的“成本”那部分价值,只有平台型企业能够覆盖足够多的商户和消费者,创造出足够大的“价值增量空间”。而单独的传统商户进军O2O,更多要从下面第二个盈利来源——提高消费体验感来入手。

第二个盈利来源:提高消费体验感

提高客户消费体验感,本身是实体商户通过改变自身服务质量、服务环境来做到,O2O模式如何做到提高消费体验感? 我觉得一个可以切入的点就在于会员精细化管理,通过会员精细化管理,来增加客户的被尊重的感觉、增加客户享受服务体验的便利性,从而增强会员的粘性和活跃度。

举例来说,传统服务业通常是单向服务,客户的反馈商户无法第一时间知道,更难以第一时间回答,如果利用微信或其他沟通平台,就能和客户建立更好的及时互动关系,增加客户的“被尊重感”;此外,在传统商业模式中,很难对于客户的消费行为有细节的跟踪,例如某个客户到店就餐,一周来几次?什么时候来?喜欢吃甜的还是辣的?消费时长?消费金额?对什么样的优惠推送感兴趣?这些问题都无法回答,但这些确实最最重要的消费者信息。试想当你迈入餐馆,扫描桌上的二维码优惠券时,服务员已经清楚了解了你的口味、消费类型,并作出恰当的推荐时,你的感受是多么好。

当然,很多商户会面临所谓的技术问题和投入产出比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只能是暂时问题,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技术的便捷化和低价化趋势,提前布局,先占据流量和口碑的制高点,有时候更加重要。

O2O平台的盈利模式有哪些?

直击法:说脸打脸

这是最常规、直接的玩法,生产什么卖什么。比如餐饮、美发、商品零售等等,传统企业玩互联网目下相当一部分还是玩营销渠道,后端系统与平台,后端与供应链,等等,整个信息链条的打通还有一段距离。多见于零售线上店或非标服务的O2O企业,基本是说什么卖什么挣什么钱。比如连锁餐饮店开设网上下单功能,做餐饮卖餐饮,挣的也是卖餐饮所得;再比如家政企业做O2O,做的是家政服务,卖的是家政服务,挣的钱也来自家政服务。互联网更多充当线上的销售渠道。

侧击模式:说脸打屁股

此玩法多见于B2C电商平台或服务类的信息平台。比如淘宝、天猫,卖商品或卖服务,挣的不是C端的钱,而是B端(包括小B)的钱;外卖如饿了么、美团外卖等,卖的是餐饮外送,收餐饮商户的钱;大众点评和58同城,做信息服务平台,销售各类商品及服务,盈利方来自商户。这些平台最大的特征是:挟用户以令商户。

圈地模式:广撒网,倒金字塔增值服务

此法多见于网游,游戏免费玩,但各种特殊的道具或功能则是收费的,用户基数越大,收费的用户数也会相应增多,当收费用户数达到一定量实现收支平衡,后续增加的收费用户数则与盈利额度成正比。此法在教育O2O类也较常见,许多网上知识或授课是免费的,但涉及更深层次的知识传授则采取收费模式,用户基数的大小决定了其盈利空间的大小。以上三种盈利途径都是常见的玩法。

曲线模式:从点切入,逐步延伸这种玩法多见于长期工程

比如大家都看到搜索引擎赚钱,但都难以立足。360从免费杀毒切入,当大量用户都安装了360杀毒软件,在有了巨量的用户群体后,360适时推出自己的浏览器,浏览器上默认出现360的搜索,如此抢下搜索引擎一块地盘,虽然份额不大,但立足够了。搜狐亦如此,从输入法切入,逐步延伸至浏览器和搜索引擎。放在O2O企业同样如此,比如e袋洗、云家政,当下两者没有任何业务交集,但他们的目标却是一致的:从一个点切入,逐步延伸扩散至用户日常消费服务,最终实现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

挖坑模式:架设服务链条,链条上的点都可以挖坑挣钱此法隐藏较深,羊毛出在猪身上,看不明白谁买单。

比如支付宝,为用户和商户搭建了一个诚信交易窗口,这个服务本身是免费的,但在支付宝上经过的资金不计其数,支付宝链条剖开了看:商户、资金、用户。支付通过记录资金额度及购买服务的商品,就可以了解用户的消费习惯、消费行为,并进而推测出用户的职业和收入,根据商户的资金流动额度大小及频次,可以推测商户是否有资金压力,周转时长多久。用户端可以做精准营销及金融理财,商户端可以做金融信贷,而流动的资金,如果延迟2分钟到账,2分钟内滞留的资金(也就是沉淀资金)就可以做金融投资。

再比如物流服务商云鸟配送,做同城物流,连接的是仓储中心和终端渠道商或加工生产商。云鸟不收渠道商的费用,不收司机的费用,那挣什么钱?链条上各节点的增值服务费或资源对接服务费。同城物流链条上涉及仓储中心、渠道商/加工生产商、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司机、运输车辆,如果每个点都挖掘一下,可以对接各企业间实现异业合作,可以帮助企业做司机专职培训,可以针对运输车辆做维修、保养、汽配等售后服务对接。

https://cehuajie.cn

策划界所有内容禁止非法转载和使用!!!

© 2012-2023 Cehuajie.cn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