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 不作恶是营销人献给儿童最好的礼物

如果你知道每年的节日有多频繁,或者你会对营销工作者产生钦佩之情。


是的,他们不断在追逐每个节日和热点,可参考《节日!节日!3月竟有32个节日,文案已跪......》。就近日热点来看,5月27日黄晓明baby领证;5月28日携程网瘫痪;5月29日李晨范冰冰公布恋情,各大品牌主纷纷利用自家产品大做文章,各种神文案在大势中传播得飞起。


6月1日到了,这个最纯粹最干净的节日里,我们来谈谈营销的不作恶。


tooopen_sy_171298148879.jpg


一、何为不作恶?


"不作恶"是Google的经营理念之一。Google在2004年的首次公开募股招股书(Google创始人的一封信,后来被称为"不作恶的宣言")中写道:"不要作恶。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放弃一些短期收益。"(The perfect search engine,do not be evil)

那么什么是作恶?杀人放火是作恶,而在笔者看来,创造一条没有价值的信息也是作恶。


二、营销的底线


相信很多营销人都看过这张图,利用人性的弱点,达到自己的宣传目的。拜金、性、暴力被认为是最完美的传播结合点,当然这也确实是最让人喜爱的传播点。

但,这真的好吗?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京东借势营销卖起了情趣内衣,完全背离了南丁格尔不畏艰险、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让京东的品牌形象受到了损伤。


三、内容趋同,段子横行,你的品牌价值是否能让人记住?


借势营销火热的原因就是企业迫切的需要快速打响自己的品牌。众多品牌商发现搭着热点的东风进行借势营销可能是传递企业理念、扩大品牌知名度最好的方式。

来看看近期发生的借势营销, 《李晨范冰冰公布恋情,文案做的最好的竟然是卫生巾!》,在看过笑过之后,你还记得里面文案对应的品牌是什么吗?

在这样注意力极度匮乏的时代下有内容有深度的营销活动确实比单纯的硬广告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但是众多品牌主都在借一个热点营销往往只是让热点更热,消费者的注意力很快淹没在海量的文案中,品牌主只能成了炮灰,宣扬品牌理念的目标也无法达到。

另外企业在追求热点的时候往往过于追求速度而忽视了质量,把自己的产品生搬硬套的与热点挂钩,这样必然不会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正确的品牌印象,只有把产品的本质与热点无缝的结合起来才能最大化的传播品牌。


四、营销,是个长期传递价值的过程


在《答案:"追热点"在营销中起到什么作用?》一文中,作者有着这么一段描述"追热点的效果太特么好了!不仅流量猛增,而且文章频频登上新浪专栏、搜狐等各大门户的热文榜TOP10。在突如其来的幸福中,我终于第一次理解,什么叫做风口上的猪,说句不好听的,那时的我总结了一个经验:只要热点抓的好,内容是渣又何妨。大部分受众没你想象中的那么高精尖,他们是真的爱热点。"

这段话,道出了两点真相:

1、追逐热点的确能带来效果,且对内容要求并不高。

2、大众流行的东西,会趋近与肤浅,此观点在《乌合之众》中也有体现。


营销需要你对产品(服务)本身有深刻的洞察,并用合适的方式,长期、持续的传递"有效价值"。《广告狂人》中有这样一段话,这大概是:也许不作恶、有价值、让人幸福的内容,才是营销人应该献给儿童最好的礼物。(本文为梅花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原文链接。)

https://cehuajie.cn

策划界所有内容禁止非法转载和使用!!!

Copyright © Cehuajie.cn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