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版《后浪》又来,这个创意该打几分?
B站《后浪》效应还能延续多久?
前不久在一次行业奖项的评审会上,很多代理公司的负责人都提到“ 上半年接到好几个客户的brief是“给我们也做一个后浪”。于是我们看了诸如华为、快手、蒙牛、麦当劳等众多品牌的后浪作品。
昨日,联想也紧随步伐,出了一版“联想后浪”——《与世有争》。
我们通过联想全球市场部同事了解到,此部短片前后耗时仅用了18天时间。将它作为TW大会的一个先导片,无论从时间上还是资金消耗上,都并无较大的投入。能够引起大众及广告圈的注意,实属是超了预期。
短片中,曾在电视剧《亮剑》中饰演楚云飞,《三国演义》中饰演吕布的知名演员张光北成为舞台中心的传达者。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娓娓道来……
过了中年之后,就没有多少人劝我努力了
就像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大部分人只要到了一定年龄
就会主动或者被动的维持一个平平淡淡的状态
再老一点,扮演一个长者
偶尔追忆一下当年
都是普通人,你还能怎么样,
该折腾的年纪也没折腾出什么来,
该稳重的年纪,你再不稳重肯定不合适,
世界只是短暂的让你过了一下手
然后就交接给了下一代人手上
那些理想执念,终将有人会去实现
未来好像跟你没有什么关系
你就做一个与世无争的旁观者就完了
每个人都拥有一颗扑通扑通跳动的心脏,没有人甘于平庸。于是,张光北的话锋一转。开始抛出一个个扎心的问题:
可我总觉得这样不对
怎么下一代人就成了你的精神寄托了?
何况世界同意你做交接了吗?
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呢?
你甘心吗?
我就不甘心,我心里知道,
除了吕布和楚云飞
我一定还能塑造更深入人心的角色,
你呢 就相信人生定格了吗?
这不仅是自问,更是问向屏幕前的你。短片文案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让观者更加深刻感知到不同人生观的鲜明对比,选择何种人生?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了答案。
短片结尾,那些每个人都曾有过的困惑、思考、选择,都在最后一句“与世有争”里寻找到答案。
年龄、性别、身份。
这个时代总是习惯把一切标签化,简单化,模式化
但那些约定俗成并不是金科玉律
你永远可以挣自己的路
从概率上说,大部分人最终仍会是普普通通
但没到最终那一刻
你还是用无限可能别做未来的旁观者
与世有争
乔布斯说过:对于偷取好的灵感,我们向来都是厚颜无耻的。
联想此次借用B站《后浪》灵感,所做《与世有争》本身内容并无槽点,但不是所有品牌都是B站,也不是所有广告都能成为《后浪》。时隔5个月,再蹭《后浪》的热点,大众审美是否疲劳?充满斗志的文案是否还能引起人们共情?
大众焦点总会被新的不知道什么“浪”的浪吸引过去,那些走在模仿路上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摆脱不了被遗忘的命运。
作为观者的你,怎么看?